歐美食品市場趨勢及中國工業機遇
Food Trends in Western World and Opportunities of China Food Industry

陳伯南

Abstract:

It is predicted that functional and nutraceutical foods are the trend of western food industry. Herbal extracts, with unique health value, will be dominantly studied and utilized. They will be present in traditional foods such as confectionery, bakery, snacks, dairies, sauces and convenient dishes. Varieties of flavours will also be used to impar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 will see opportunities both in domestic and export market, if their developing food items are of high quality and unique in character, particularly ethnic tastes.


2001年,中國傳出了兩件大事,其一是2008年申奧成功,其二是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成為國際貿易大家庭一份子。

格於WTO規定,中國將逐漸向外資開放市場,屆時將有很多外國優良食品透過不同的渠道進入中國,這除了對本土食品製造業造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外,最重要還是國營者的<生存>問題!中國近十多年以來經濟騰飛,國民特別是沿海及南部省份居民生活質素得到高速的改善,對於高品質食品的需求正不斷上升,市場潛力巨大。如果國內企業仍然緊抱傳統的營運態度與模式,不思改進,也不屑去學習別人之所長,未來定必會受到市場無情的淘汰。

本人從事食品配料研究生產和銷售行業,有機會出差歐美,考察當地一些食物業,同時透過閱讀外國食物雜誌,故可知其狀況一二,見微知著,現嘗試以一些膚淺的心得,跟大家共享。


歐美食品市場趨勢

根據一項歐洲的烤烘業調查(1),到了2020年,消費者購買食品的三大因素:(一)健康:>50%,(二)舒暢感覺:>35%,(三)方便:>15%。

其實,其他食品情況莫非如此!健康,健康!未來趨勢可作立體式三軸表達:

未來能夠舉足輕重的產品,都在這立體空間內找到其位置,從而確立其市場定位。

過去,「功能性食品」被定位為食品和藥療品之間,它們不含治療性藥物,但以成藥形式出現,如膠囊和口服液等。現在,為了取得消費者的認同,這類食品正慢慢地披上各種食品外衣,以多變化的口味、質態等面向市場。


功能性食品趨勢

「食療品」(nutraceuticals) 過去幾年在西方已非常流行,基本上它是含有具療效性的草藥抽提物,作為食用的健康補充劑,而非用於作治療用的藥物。隨著追求健康的趨勢膨脹,很多食品廠已經採用這些抽提物,直接放入食品,成為新一代的功能性食物。

功能性食品的範圍很廣,傳統上有強化維他命或礦物質如鈣鹽的健康型或運動員飲品、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取代動物肉的素食等。鑒於此,相信將來的療養功能食品將取代部份治療性藥物。

以美國為例,功能性食品估計將有大幅的增長。表一為美國功能性食品的市場營業數據及未來十年的估算,以作參考。

表一 美國功能性食品的市場營業數據,以億美元計(參考2)

食品種類
2001年 (統計)
2010年 (估計)
飲品 89 134
麵包 / 麥皮 49 72
乳品 11 40
零食 16 48
調味料 1.5 1
其他 16 48
合計 182.5 343

除此之外,功能性食品的未來趨勢將會循下列的方向發展:

  1. 每款食品的療效範圍擴大,需求大量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2. 實現針對性調理:依次為心臟血管疾病、骨節風濕症和糖尿病。
  3. 養生調理強化活力、增進睡眠、提昇精神狀態。
  4. 運動員專用食品。
  5. 兒童保健:強化體質、抗癡肥、改善集中力。
  6. 不同性別或年歲人士專用品:婦女、男性、50歲人士。
  7. 瘦身纖體。
  8. 零食:藥性糖果、零食和醬汁。
  9. 專為母親而設:大豆植物蛋白、奧美加3、魚油、乳清蛋白、益生菌、益生原。
  10. 進軍OTC藥界市場:治療眼疾、口腔病、內在美、長生不老。


各類食品的特質演化趨勢

由於食品種類很多,我們在此主要集中於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飲料、糖果餅食、乳品、零食、醬料、方便餐和素食幾種。

(a) 飲料 (3)

隨著健康文化的深化,當今的消費者逐漸以果汁取代汽水,而混合果汁又會比單元果汁風行,「茶」類飲料亦成了潮流並牽頭帶出各類型「咖啡」飲品系列。大體而言,飲料產品的風味可歸納以下各類:(i)向亞洲取材,如綠茶和草藥,(ii)創製獨特口味,添加香料到運動員及保健飲品中,以掩蓋一些藥性配料辛惡原味,(iii)香料份量將略為加重,籍以掩蓋產品因延長貨架期,導致部份配料變化而衍生的不良氣味。

(b) 糖果餅食 (4)

糖果、餅乾和零食的分界逐漸模糊,因為很多糖果都含餅乾或零食成份,互為夾心。其他趨勢包括:(i)玩具化的形態以爭奪兒童市場,如可隨意模塑的軟糖果;(ii)強勁香氣,特別是薄荷錠糖;(iii)以卡通故事人物而創出的奇異風味,哈利波特便是好例子,目前已有胡蘿蔔、黑胡椒、青草、辣根味道的巧克力條銷售;(iv)功能性糖果,供應高能量及人體活力。

(c) 乳品

酸乳優格 (yoghurt) 將成為時尚產品,而其發展趨勢會是加入大量果漿如香蕉、非常低脂甚至不含脂肪、以及衍生出酸乳飲料。

(d) 零食 (5)

在美國,純穀類薄脆片和堅果的銷耗量將大幅增加,其發展趨勢是減油脂、加食療配料;同時帶動沾食用的醬汁發展。

(e) 醬料 (6)

至於這個範疇,未來的發展將朝向健康性和新口味進發。健康的定義是指採用低油脂,應用亞麻酸 (linolenic acid)、奧米亞3脂肪酸、亞麻籽油等配料,以及加強產品的維他命E含量。另一方面,新口味是指橘屬香味如葡萄柚、橙、桔,以及東方鮮果和藥草。應用方面,更呈廣泛化趨勢,如作為沙律醬、禽肉醃料、小食沾汁、烘馬鈴薯醬汁、三文治醬、烹飪用醬料等。

(f) 方便餐 (7)

方便餐是指急凍餐,消費者只須從冰箱取出,在微波爐內加熱後便可進食;味道不俗,方便簡單,在歐美相當流行,並用以取代外出用膳的習慣。
具體來說,方便餐發展趨勢有二:其一是精細化,現在一些著名餐店集團都生產本身「名菜」,事先調理成為方便餐,其二是民族化,特別從亞洲如泰國、印尼和中國取材,生產東方菜餚,而辛辣口味漸漸被市場接受。

(g) 素食 (8)

目前,無肉的素食餐業將不斷發展擴大,尤以女性消費者為然,而且還有爭奪肉食消費市場的傾向。這類代肉食品以豆類抽提蛋白質為主,配以蔬菜菇類。值得一提的是,鑒於健康理由,素食者特別注意有機和不含基因轉化食品。


中國食品工業商機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之列,外國企業將看準這個時機,進軍中國市場,那麼,中國應如何應戰?作者個人認為,要為明天作好準備,必須要開發明日的新品種,可採用「腦震盪」法,刺激和加強員工的開發意念。而且,開發速度要快,效率要高。當然,選用優質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藝,是質量把關的重點。

事實上,中國擁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只要能加以利用並進行產品創新,能夠鞏固本土陣地,進而便可以開拓國外市場。

(一) 善用中國資源,開發特色產品

中國特色原料多,應該盡量引用,如蒟蒻、大豆、綠茶、葡萄抽提、草本、香辛料,它們的優點和應用技術都是國人長處,以之製成產品,自能將他人不熟者比下去。馬來西亞生產的Kaffir Line和Thai Red Curry醬汁能行銷歐美,中國呢?

(二) 以品牌打開國際市場

今天雖然很多中國產品出口國外,但其競爭點還是以低價為重點,同類產品甚至出現互相割喉的情況。大家應當跟歐美主流社會的華人企業結合,引導我們好好的熟識當地消費市場,生產最具自己特色而又符合需要產品。

但願我們能同心協力,對中國的統食品進行科研改進,成功地進軍國外市場,將中國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1. The World of Food Ingredients, Sept. 2001, P34.
  2. Food Technology, Apr. 2002, Vol 56, No. 4, P32.
  3. The World of Food Ingredients, Feb/Mar. 2001, P12/20/54.
  4. The World of Food Ingredients, Feb/Mar. 2002, P12.
  5. The World of Food Ingredients, Sept. 2001, P12.
  6. Food Technology, Apr. 2001, Vol 55, No. 4, P78.
  7. The World of Food Ingredients, Dec. 2001, P30
  8. Asia Food Tech. Jan/Feb. 2001, P6.

 

 

 

     
             
   

Copyright © M&S Industrie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